

0851-85813531
18085116751
新学期开始,如何应用中医知识给我们的孩子助力
发布时间:2025-09-02

饮食篇

01 早餐吃好,养胃气
粥类:小米粥、南瓜粥、山药粥、豆浆。
小米养胃,南瓜补中益气,山药健脾益肺补肾,黄豆豆浆可补充蛋白质(脾胃虚寒者可加两片生姜一起打,或喝热豆浆)。
02 午餐吃饱,补能量
遵循“五谷为养,五菜为充”的原则。一份主食+ 一份优质蛋白+ 两份不同颜色的蔬菜。注意荤素搭配。
03 晚餐吃少,安神志
以清淡、易消化的蔬菜和谷物为主,七分饱即可。睡前2-3小时内尽量不要进食。晚餐过量或吃得太晚会影响睡眠质量。
04简易药膳食饮推荐
健脾益气茶:黄芪3-5片 + 红枣2-3颗(掰开)泡水喝。适合气血不足、容易疲劳的同学。
滋阴润喉茶:百合10克 + 麦冬10克泡水喝。适合秋季干燥、或说话多、感觉口干咽燥的同学。
安神助眠汤:睡前喝一小碗“小米红枣粥”,有很好的安神效果。
05 零食与饮片
护眼饮品:常用电脑手机,可泡“枸杞菊花茶”(枸杞补肝肾、明目,菊花清肝火、明目)。
提神醒脑:感觉困倦时,可闻一闻或泡一杯“薄荷茶”,能清利头目。
健脾零食:可以吃几颗“红枣”(补气血)或“山楂片”(消食化积),但不要过量。
外治篇

01 缓解视疲劳
长时间看书、看屏幕导致
穴位按摩:取精明穴、攒竹穴、鱼腰穴、丝竹空穴、瞳子髎穴、太阳穴,用拇指按揉几分钟,能疏通经络,重温中小学时期的“眼保健操”也是非常好的选择。
温热敷:每晚用温热的毛巾或蒸汽眼罩热敷双眼5-10分钟,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,缓解干涩和疲劳。
02 防治感冒
季节交替、宿舍集体生活
中药香囊:可将“艾叶、苍术、石菖蒲”等中药做成香囊,挂在书包上或放在书桌里,有芳香化浊、驱蚊防病的作用。
艾灸:使用便携式的艾灸盒或艾灸贴,隔衣灸大椎穴15-20分钟。艾灸此穴能振奋阳气,提高免疫力,对预防和缓解初起感冒(畏寒、鼻塞、流清涕)非常有效。注意防火安全,要在他人的看护下进行。
推拿按摩:用食指指腹按揉迎香穴至发热,可通鼻窍;用拇指和食指按揉风池穴,可祛风散寒。
穴位贴敷治疗:将调好的中药贴敷于大椎穴、肺俞穴、足三里穴,以益气固表,祛风散寒,提高呼吸道抵抗力。
03 缓解颈肩酸痛
久坐学习、不良姿势
针灸:使用一次性针灸针,取穴(肩井、天宗、风池、后溪、外关、阿是穴等),以起到通络止痛的作用。需要专业中医师或针灸医师操作。
刮痧:选取颈后及肩膀肌肉紧张处,涂抹刮痧油后。用刮痧板从上到下、从内到外轻柔刮拭,出痧即可。此法能活血化瘀、舒筋通络。初次操作要在有经验者指导下进行。
拔罐(可使用真空抽气罐,更安全):选取肩井穴、背部膀胱经。真空罐操作简单,吸附在肌肉酸痛处,留罐5-10分钟。能有效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。注意不要在同一部位反复拔罐,留罐时间不宜过长。
04 调理肠胃
饮食不规律、食堂油腻
穴位按压:选取足三里穴、中脘穴。
方法:每天坚持按揉足三里(健脾和胃要穴)和中脘穴(胃的募穴)各3-5分钟,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、腹胀等问题。
05 提神醒脑,缓解压力
穴位按压:太阳穴、风池穴、百会穴。感觉疲劳时,用指腹按揉几分钟,能迅速缓解头晕、头痛、眼疲劳。
中药香囊:常用药材: 冰片、薄荷、石菖蒲等芳香开窍的药物制成香囊佩戴。
06 安神助眠
考试焦虑、入睡困难
穴位按压:选取神门穴、内关穴、涌泉穴。
方法:睡前用拇指按揉神门穴和内关穴各3分钟,有助于宁心安神。用掌心搓热涌泉穴100次,可以引火归元,促进睡眠。
中药足浴:用热水泡脚20分钟左右,水温以40℃左右为宜,微微出汗即可。可以加入少许艾叶或生姜,效果更佳。能促进血液循环,放松身心,改善睡眠质量。
中药香囊:常用酸枣仁、远志、合欢皮、薰衣草、茯神等安神助眠的药物制成香囊挂于卧室。
中药线香:安神作用的线香,通过燃烧,将具有安神功效的中药材的芳香物质释放到空气中,通过呼吸吸入来达到宁心安神、助眠定志的目的。
关键词:贵州中医,贵州中医院,贵州中药